English

凉篮“凉”了

1998-11-26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圆形盆状,直径约二尺,高不过六寸,以杉木板作底,四围是薄而细的篾青丝编成的网笆,形似簸箕的篾织物为盖,弓着两层篾片提梁。这就是我家的一只盛放食物的篾凉篮。

凉篮极为普通,不过是盛物容器。可它又很特别,乃是我祖父手上留下的“传家宝”,伴随我家三代人趟过七八十年的岁月之河,成了我家各个时期生活的见证人。

我打懂事起,确切地说,从我对“吃”有印象开始,便对凉篮烙下了印记。在我家老屋大厅里,凉篮被静静地挂于前起第三根楼梁下一条长绳的木钩上。只要在大厅里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或刺鼻的俗(臭)味时,那准是从凉篮里溢出来的肉味。嘴馋时,我就特别留意这凉篮了。

我家父辈三兄弟和睦一家,休戚与共,是一个将近两桌人吃饭的大家庭,邻里乡亲很是羡慕。然而,家大,难办之事就多。俗话不是说“做事要人多,吃饭要人少”么?在那统购统销、凭票消费的年头,别的不提,单说这吃肉问题就够棘手的了。当年,我的两位伯父、伯母及母亲,在生产队里勤出工,能吃苦,加上父亲薄薪的帮衬,家庭生活还算过得去。家里隔三叉五地买三四斤猪肉或牛肉,可对于十几口人的大家来说,实在是僧多粥少。

一般情况下,家里买一次肉,要细水长流地匀着吃上好几天。冷天的猪、牛肉,留上几天仍鲜味依然,若值热天就麻烦了。好在家人积累了一套处理办法和“保鲜”经验。每当买回的猪肉或牛肉,先是肉炒新鲜辣椒上它一碗,让全家老小———主要是我们这帮孩儿们解个馋,剩下的大部分,则要等到我那在外教书的父亲周末回家团聚时加餐共享。为了防肉变味,将切片炒熟后的肉放在凉篮里凉着,每天不忘给它回回锅。尽管作此“技术”处理,可食用时还是难免有异味。有时为了全家人能美美地吃上一顿米粉肉,搁在凉篮里的猪肉总会生出些蛆虫。然而,全家人吃得仍是那样有滋有味。数十年来,凉篮就像一台冰箱,为我家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,与我们家人一道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。

自从改革开放的春风,吹进了被誉为“东井冈”的家乡东固老区,家乡父老抓住机遇,发展农副生产,开发林业产业,活跃边际贸易,培育市场经济……十几年前,东固镇政府投资十多万元,扩建了一条长520米、宽15米的水泥街道。1995年镇里又筹资310万元,兴建了一个1.2万平方米的大型边贸市场,并建成了“农民一条街”,红火的边贸给东固老区带来了勃勃“商”机。现在,老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,老表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,东固已成为吉安县的经济重镇。

这些可喜的变化,给家乡父老带来欢欣,给我们家人带来口福。而长期与我家人有“难”同当的凉篮,却真正的“凉”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